SMARTCT-E600P:修订间差异
来自帮助文档
无编辑摘要 |
无编辑摘要 |
||
第13行: | 第13行: | ||
{| class="wikitable" style="margin:0 auto;font-size:110%" | {| class="wikitable" style="margin:0 auto;font-size:110%" | ||
|- | |- | ||
! style="width:110px;"| | ! style="width:110px;"|接口外观 !! style="width:200px"|接口名称 !! style="width:600px"|功能 | ||
|- | |- | ||
| [[文件:SMARTCT-E600P-1.2-mic.png|100px|center]] || MIC1~4|| MIC1~2连接吊麦,MIC3~4连接桌面鹅颈麦等,提供48V幻象供电。仅支持平衡信号输入,切勿将不平衡的麦克风或电缆连接。 | | [[文件:SMARTCT-E600P-1.2-mic.png|100px|center]] || MIC1~4|| MIC1~2连接吊麦,MIC3~4连接桌面鹅颈麦等,提供48V幻象供电。仅支持平衡信号输入,切勿将不平衡的麦克风或电缆连接。 |
2025年10月13日 (一) 09:34的版本
说明
本文档主要作为SMARTCT-E600P超融合智慧终端(后文简称“终端”或“SMARTCT-E600P”、“网关”)产品开局调试指导,方便现场调测人员快速上手,网络规划、平台端空间创建应根据项目信息、实际网络情况进行科学合理部署。 部分功能第一次搭建时使用需要前置条件,请耐心阅读按照流程逐步开通。
【第一章】产品连接
【1.1】终端场景应用拓扑(重要)
目前终端主要有以下两种产品连接拓扑,实施和调试前,应确定当前空间场所(教室)使用哪种拓扑。
【1.1.1】场景拓扑一

【1.1.2】场景拓扑一

【1.2】终端接口规范